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全面促进人事管理

 

自新中国成立后,干部档案增多,存在严重的管理混乱,丢失情况。中共中央组织部面对该情况,于1956 年召开干部档案工作会议,通过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经过多年发展后,为跟上时代步伐,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8 年11 月28 日印发《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同年开始实施,以此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将信息化纳入该工作顶层设计中,规定了干部人事数字档案管理范围、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资源建设,以促进人事管理创新。

1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定义

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无到有。在过去《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并未出现有关干部档案信息化的直接规定,在第二章第八条中,尽管提出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推广管理模式,却指向不具体、不明确,后续也未加以补充。在我国涌现更多人工智能、区块链及云计算等技术,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已经成为主要形式,所以在新颁布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简称《条例》)中增加有关信息化干部档案规定,为信息化管理提供指引[1]。在该《条例》中定义干部人事数字档案,是根据国家技术标准,通过扫描等方式将纸质干部人事档案向数字文本及数字图像转化。

2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措施

2.1 建设基础资源

在《条例》中规定,组织人事部们应当根据国家要求,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开发及管理,提高采集、处理、利用及传输档案信息能力。为此,在开展信息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当加大基础资源建设,为信息化档案管理提供保障。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化档案管理中,基础设施作为管理前提,可加大内部局域网建设,遵循大组工作网原则,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的网络体系,并配制基础信息化办公设施与机房,不仅要保证基础设施齐全,还应当加强安保措施监测其运行状况,尤其是做好系统维护与更新工作,始终保持最佳性能。同时,应当建立科学、标准的档案管理系统,利用档案系统加工数字资料,提升工作技术水平,为后续建设数据资源库夯实基础[2];二是建设应用系统。在信息化档案管理中,需要有网络平台与应用系统为其提供支持,常见系统流程是审核登记档案、数字化处理、审核批准/档案整理、查阅利用/转出登记、库房管理/档案移交;三是建设标准体系,根据信息化档案管理需求,特别是专业性较强工作,其标准体系应有数据库、基础硬件与开发软件标准,结合干部档案特点建立与自身相符的标准管理体系,编制代码细则、规范专业术语,划分种类标准等,完善体系推动信息化档案实施。

2.2 完善安全保证体系

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无论是传统管理模式还是现代管理模式,信息安全均为工作重点。在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其安全性仿造首要位置,人员均需拥有风险防范意识,且《条例》中提出,管理干部人事档案时,应先建立档案图形扫描系统、档案管理数据库、信息交换系统、存储校验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及信息备份系统等,以此为基础保证信息完整性与准确性。因此,一是建立安全维护体系,为软件运维提供保护,以免产生丢失数据等问题,加大机房物理安全防护,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管控持续电源系统、逐级服务器、存放存储设备区域等,对该区域定期巡检,特别是病毒库自动在线更新,以加强网络安全性[3];二是设置访问权限,通过不同保密方式识别人员身份,如控制访问次数、鉴别使用者身份、加密数据传输、动态审计数据等,确保信息安全。并且,加强技术保障,以免非法更改密码或被盗,为档案带来安全风险;三是做好数据备份工作,避免发生损毁服务器、系统崩溃等情况,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丢失数据。

2.3 多元创新档案管理

在“十四五”来临之际,为加强信息化档案管理,则应当与“十四五”规划相结合,不仅要在该背景下思考档案管理对策,还要强化兄弟单位合作,特别是在修订档案法背景下,需与受众加强互动,以打造高素质档案管理团队。

一是录入档案信息前,需保证该信息拥有完整原始依据、信息准确真实,专审后方可录入系统。并且,审核中查明入党时间、工作时间及出生时间,了解其工作经历、家庭背景、学历学位及身份识别,避免材料造假。

二是加强动态化管理,运行档案系统过程中,需对管理进行动态化跟踪,提高人员责任意识、政治素养及专业技能,维护和更新管理系统,保证管理有效性。

上一篇:干部参与虚报病害猪数量骗万元补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