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激活新时代干部储备“蓄水池”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选调生是补充到基层党政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对于改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对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六安市坚持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强的创新力度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不断完善相关规划、政策、机制,积极构建“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工作格局。一大批选调生在为群众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锻炼中增长工作本领,逐步成为六安市培养年轻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蓄水池”。

精准实施“青苗墩育”工程。从2021年起,六安市创新采取“1 2”集中选派方式,将15名定向选调生组织、工资、档案等关系由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统筹安排选调生到六安经济开发区、市乡村振兴局、市投资创业中心等重点工作领域开展1年集中培养锻炼,并由锻炼单位结合选调生特长和岗位情况上报培育方案,明确专门负责人传帮带。选调生在试用期后按要求统筹安排到村进行集中锻炼2年,通过“上下贯通、有机连接”的管理方式,帮助选调生在市级机关中提高能力水平、积累经验,促使在基层工作中迅速打开局面。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青苗培育的“主战场”,2020年以来,将新录用的54名常规选调生、5名定向选调生全部安排在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任职锻炼2年,明确包组包户任务,让选调生参与或负责1-2项美丽乡村、国土宅改、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促使选调生在吃劲岗位、复杂问题上磨炼本领。

不拘一格创新选拔机制。优秀年轻干部既要大胆使用,更需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形成一整套培养选拔使用机制,避免急找现用式的“临时点将”。为选好用好年轻干部,拓宽选调生的成长成才渠道,近年来,六安市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4933工程”,推动“从2019年开始,力争五年内有计划选拔45岁左右及以下正县级领导干部40名、40岁左右及以下副县级领导干部90名,35岁左右及以下副县级领导干部30名、35岁左右及以下正科级领导干部300名”,明确在县乡换届、班子配备调整、“五类人员”进班子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从选调生中选拔。在2021年县乡党委换届中,9名选调生进入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其中担任县区长职务的选调生2名(霍邱县、裕安区),霍邱县党政班子中有选调生4名(含县长1名),霍山县党政班子中有选调生2名(组织部长、纪委书记),担任县区委组织部长岗位的选调生2名(霍邱县、霍山县);有69名选调生进入乡镇党委班子,选调生队伍真正成为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队伍结构的“后备队”和“蓄水池”。

推深做实日常管理提升。近年来,六安市根据领导班子优化方向和干部配备意向,将“三案两单”制度与选调生试用期满考核、年度集中考核、基层锻炼期满考核等制度充分结合,形成多维考核评价体系,选拔使用134名法律、卫生、环境等专业选调生在市县相关部门关键岗位任职,30名规划、经济管理、农业等专业选调生在各级开发区、乡镇、街道等基层一线重要岗位历练。坚持每年选派100名左右市直机关选调生、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扶贫帮扶点以及项目建设、信访稳定、环境保护、招商引资等一线实践锻炼,同时从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选调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市级党政机关挂职训练,实现了年轻干部队伍的“双向流动”。2020年以来,先后有40名选调生参与了“双向挂职”,在经受大事急事难事中壮筋骨、长才干,提升处理复杂问题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消除能力短板和工作盲区。先后选派12名选调生参加赴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和省直机关跟班锻炼学习,促进他们提高精准把握政策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常态化组织选调生到市内党性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各级选调生担纲参加“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党史知识竞赛等特色活动,带头在年轻干部中强化理想信念。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教育培训方式,各级各地坚持将选调生纳入每年一次的县区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培训班,进行同学习、同研讨、同交流,组织选调生参加举办“六安绿色振兴大讲堂”等特色培训。在推进培训全覆盖的基础上,注重精准化、专业化、系统化,聚焦选调生个人特长和专业优势,组织参加城建规划、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各类专题培训600人次。通过在关键岗位上的捶打锻造和精准培育,选调生队伍的综合素养得到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