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党政代表团粤浙行 | 拖家带口两度入川支教,这

 

四川在线记者 侯冲 徐莉莎 发自杭州

一头齐耳短发,一身淡粉色西装,王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婉又不乏干练。

王怡,是浙江省绍兴市一名英语教师,曾两次申请主动到四川省马边县支教,今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可不,要没有这种性格,哪个女人能拖家带口两度入川支教?她去的可不是成都平原等条件较好的地方,而是直接到了位于小凉山彝区的乐山市马边县。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富庶之地,到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落差之大、困难之多,非常人能想。

5月19日,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在浙江省考察学习期间,举行了浙江援川扶贫干部座谈会。座谈会上,记者见到了王怡,向她抛出这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到四川支教?”

答案来自父母的感召。

王怡出生在一个知青家庭,父母曾将十年芳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大西北——内蒙古建设兵团。“我打小听着父母的支边故事长大的,所以对支边支教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2018年7月初,她和同为教师的爱人,双双报名援川支教。他们还把读小学的女儿一起带到马边,读幼儿园的儿子由于年龄太小,只能暂时留守绍兴。

“当时到马边是一个晚上,说实话,比我想象中的好,县城不大,很干净,灯火辉煌,有点像‘小上海'。”王怡笑着回忆,马边县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不错,但是在教育领域等软件方面,有较大差距。

她从事的英语教学是短板中的短板。当时不少孩子普通话都说不好,遑论说英语,英语被当地认为是“全县最薄弱的学科”。而这,也是同为英语教师的王怡和爱人远赴马边支教的最大意义。

“首先要让大家转变观念。”王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彝区家长扭转认识,让他们知道,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个技能。

她立足课堂主阵地,发挥自己在绍兴积累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让“谈英色变”的英语课一跃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最期待的课程。第一学期的全县期末统考,王怡任教的三个班英语平均分远超全县平均分40多分。

一年的支教时间很快过去。临行前,王老师要回浙江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位彝族阿妈知道后特意赶到学校,硬塞给她一双自己亲手缝制的鞋垫。那一刻,王怡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这份温暖感召、激励着她。

回浙江不久,王怡又跟组织申请,再到马边支教。“教育是慢的艺术,虽然一年的支教有了一定起色,还需要进一步巩固,还有不少支教的心愿没有完成”这一次,王怡带上了刚上小学的儿子,把女儿留在绍兴,依然拖家带口赶赴小凉山。

建三味书屋、制作英语微课、自编自吟《防疫儿歌》、在中纪委发起创办的“桐华学校”兼课……再次回到马边县的王怡承担了更多教学任务,让教育的种子在小凉山最偏僻的角落扎根、发芽。

“短暂的支教时光于我,是追梦之行,亦是一段修心之旅。”王怡说,追梦,是因为马边两年,圆了自己像父母一样支边支教的梦想;修心,是因为亲身参与见证小凉山又一次“一步跨千年”,真正体会到党的伟大、祖国的伟大、人民的伟大。

“兹莫格尼!瓦吉瓦!”(彝语:“吉祥如意,越来越好”的意思)听说记者来自四川,她用一句彝语为浙川东西部协作送上祝福。